青贮饲料打捆机、包膜机做为一种的青贮饲料处理机,适用于玉米秸秆、甘蔗尾叶、地瓜藤、芦苇、豆秧的青贮,对干的秸秆经过加水,菌包装后可以微贮,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使农作物的废弃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弥补了畜牧业饲草料来源不足且质量低下的的缺陷,并降低了喂养的成本,提高了肉或奶的产量及质量。
另外,通过青贮,还可以消灭原料携带的很多寄生虫(如玉米螟、钻心虫)及有害菌群。据测定,在相同单位面积耕地上,所产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比所产的玉米籽粒加干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高出30%~50%。
打捆包膜机是一种将农作物秸秆或牧草等先打成圆(或方)捆,紧接着在机器上自动完成拉伸膜缠绕包封的联合作业设备,可实现“打捆—包膜”一体化、连续化生产。其核心作用是为青贮饲料提供高密度、密封性好的“裹包青贮”方案,从而达到长期保鲜、减少养分流失、便于运输和饲喂的目的。
一、典型结构组成
l 捡拾/喂入机构:将地面铺放的秸秆或牧草捡拾、切碎并均匀送入压缩室。
l 压缩成捆机构:通过活塞、滚筒或旋转辊对物料进行高压致密成型,形成规则圆捆(φ500~1200 mm)或方捆。
l 捆绳/捆网系统:高密度草捆成型后自动用绳或网捆扎,保证不散捆。
l 包膜机构:由旋转架、膜架、张紧辊、切膜刀等组成,草捆进入后在设定层数(2~6层)内自动完成拉伸膜缠绕封口。
l 电控系统:现代机型普遍采用PLC+触摸屏,可一键切换“自动/手动”,并实时设定包膜层数、运行时间、报警保护等功能。
l 行走底盘:小机型为固定式,大机型多为牵引式或半挂式,带独立液压支腿与行走轮,便于转场。
二、工作流程
捡拾喂料→压缩成捆→自动捆扎→草捆推送到包膜工位→旋转架带动草捆转动→拉伸膜均匀缠绕→自动切膜、压膜→包膜完成→草捆滚落地面或输送至堆料区,全过程45~60 s/捆。
三、主要优势
l 高保鲜:密封厌氧环境促进乳酸菌发酵,粗蛋白损失<1%,霉变率极低。
l 省人工:一台机仅需2~3人,比传统窖贮节省人工60%以上。
l 省空间:圆捆密度可达650 kg/m³以上,露天码放,无需建窖。
l 便运输:标准圆捆或方捆可直接装车,长途运输不掉膜、不洒料。
l 易操作:触摸屏一键启动,带有倒车影像、堵草报警、底板快降等功能,降低操作难度。
四、适用作物与场景
玉米秸秆、麦草、稻草、苜蓿、高粱、甘蔗尾叶等各种青绿或半干秸秆;广泛用于牧区、养殖场、秸秆回收站及中小型青贮饲料合作社。